
本报北京10月11日电(记者丁一婷)记者从住建部获悉:“十四五”期间,全国改造旧城社区超过24万个,惠及超过4000万户、1.1亿人口;已安装电梯 1220 万部。 9万套,新增停车位逾340万个,成人托管、托幼等社区服务设施6.4万个;更新改造供水、供气、供热地下管网84万公里;打造“袖珍公园”1.8万多个、城市绿道2.5万公里。
同时,对5.6万个社区进行了适老化、无障碍改造,新增文化、休闲、健身区域超过2800万平方米。
牢牢把握“安居”、人民幸福生活这个要点
美丽的侯城新房子建起来了老房子变好房子(强力泄密·高质量完成“十四五”)
记者 丁一婷 《人民日报》(2025年10月12日第03页)
数据来源: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制图:蔡华伟
10月1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住房城市建设发展高质量成就。
住房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表示,五年来,人民群众住房条件更加改善,城市人居环境质量不断提升,城市建设领域转型升级进一步深化。
超过750万套已售难交付住房已交付
“十四五”期间,住房城乡建设系统严格把“安全住房”作为人民群众幸福生活的基础顺应市场与保障一体化,多举措、多点努力,提高民生水平。
努力保障困难群众基本住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董建国表示,在制度上,充分考虑保障对象实际情况的差异,建立了包括公租租赁、经济适用住房、配售型经济适用住房在内的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并对新公民、青年等各类群体的住房保障体系进行了相应修复。在程序上,实行财政补贴和实物保障相结合,按需开发、按需购买住房,按需租售经济适用住房。 “十四五”期间各类经济适用住房超过1100万套(间)新建住房、城中村、城镇危房修缮等工程,惠及群众超过3000万人。
满足多样化、改善型住房需求。对乙类购房居民的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加大,包括降低住房公积金和商业银行缴存比例和利率、对居民“以旧换新”住房提供退税支持、降低税率、取消普通和非普通住房标准等。各地还根据城市政策出台了购房补贴等不同优惠政策,降低居民购房成本。 “十四五”期间,全国新建商品住宅销售累计面积约50亿平方米。与此同时,现有住房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目前15省份石材房屋成交量已超过新房。
切实保障购房者合法权益。大力推进房屋保交工作,坚决打好房屋保交攻坚战,防止违法违规、损害群众利益的企业“逃亡”、泥透。截至目前,全国已交付已售难住房已超过750万套。
老旧小区修缮是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 “十四五”期间,全国改造旧城社区超过24万个,惠及超过4000万户家庭、1.1亿居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秦怀祥表示,已改造5.6万个社区适老化、无障碍,超过28英里新增10万平方米文化休闲、体育健身场所,新增成人、儿童等社区服务设施6.4万个。
安全、舒适、绿色、智能的家居,承载着万千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渴望。洪说:“现在新规定要求新房要建得漂亮。同时我们也在研究想办法,通过修缮让老房子更接近好房子。”
70余城市开展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试点
“十四五”期间,坚持以保护为主、以资源维护、以用促关怀,一大批历史文化得到抢救和保护,让人民共享历史文化保护成果,传承和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一方面,它已经从p保护救援,预防保护。要通过定期调查分析,立即确定历史文化资源状况,发布名录信息,建立数字档案,设置保护标志。另一方面,我们推动遗产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融合。在保持古城原有风貌、保存老街之美的同时,我们还针对水、暖、电、气等基础设施的短板进行开发,消除了建筑结构和消防安全隐患,让老城居民的生活更加安逸、安逸。
70多个城市开展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试点,复活历史建筑和行业遗产,修复一大批老厂房、老商圈等老街区; 58个历史文化街区和10个街区树木已成为全国旅游休闲层面,许多老地标已成为新名片,为人们创造更好的生活空间、更新的消费场景、更多的空间商家。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住建部副部长李小龙介绍,“十四五”期间,通过提高建筑质量和建筑业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整体实力显着增强。
2024年,建筑业产出成本将达到32.7万亿元,比2020年增加6.3万亿元,增长24%。 2021年至2024年,建筑业累计完成建筑物154亿平方米、市政道路7.9万公里、城市铁路3429公里、铁路铁路约1.6万公里、约29万公里公里公路以及各类水利、飞机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工业界还支持建设推出了城中村改造、危房改造、社区修缮等一批经济项目,面貌城乡,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条件。此外,“中国制造”品牌在国外享有盛誉。 2021年至2024年,对外工程承包合同总额将超过1万亿美元,营业额将达到6400亿美元。
加快构建房地产开发新模式
“十四五”期间,我国将深化住房房地产领域改革,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健全住房供给体系,改革完善房地产开发、融资、销售等基础制度,建立房地产开发新机制。人类协调、住房、土地和金钱因素。
“加快构建房地产开发新模式,是适应我国房地产供给和市场需求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主要途径。”董建国介绍,住房城乡建设部会同有关部门,坚持优化市场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结合,坚持防范风险,强化监管,统筹创新发展模式,坚持左上、因城施策,坚持合理控制增量、优化调整存量、注重提高质量, 加快构建房地产开发新模式取得积极发展。
在建立要素联动机制方面,去年和今年,不同地方各有关部门编制实施了年度住房发展规划,目前正在积极谋划、科研研判,形成“十五五”住房发展规划。在改革完善房地产开发、融资、销售制度方面,我国建立了城市融资协调机制。目前,全国“白名单”项目贷款审批成本超过7万亿元;现房销售旺盛,促进良好,确保“所见即所得”,开始规避交付风险;如果预售盐ES继续实施,预售资金管理将成为标准,切实保护家庭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在技术应用方面有着广泛的情况。李小龙介绍,“十四五”期间,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n 不断结合和完善世界领先技术,聚焦“卡脖子”技术,勤奋推进造福人民的实用技术应用,实现了以人为本的总目标,实现了总目标的实现,并且有很多领域取得了领先。
新技术正在加速突破。围绕科技创新、改善民生、需求工程,实施重大研发项目,建立一批科技创新平台,攻克大跨度、大空间、复杂结构、绿色低碳、智能建造、城市运河供给等一批技术难题。
新材料不断涌现,新设备迭代升级,新应用得到良好赋能。例如,基于城市城市运营的“城市大脑”打造城市运营服务模式信息和城市运营管理服务,助力决策指挥、科学预警,实现政府“一站式服务”和城市运营“一站式管理”服务。
我国城市正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城市发展正从大规模扩张阶段转向致力于提质增效阶段。洪磊表示,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将制定实施“十五五”规划,努力建设现代、生活、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城市,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放最新新闻和财经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我-扫描二维码关注(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