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有时,银行凭借庞大的网络布局和深厚的客户基础,坐稳公募基金销售主渠道的“头把交椅”。然而,时代已经变了。在互联网平台、行为在线化、年轻化、监管趋严、买方投顾转型等冲击下,银行基金业务遭遇围攻。一方面,部分中小银行撤回托管基金资格申请;另一方面,机构前端机构留存的股权资金比例持续下降。为了应对客户流失和收入压力,银行普遍采取“以价换量”的策略。不过,低价竞争虽然可以在短期内推高交易量,但这并不能掩盖中介收入增长乏力的事实。该行基金业务正处于由规模化转向规模化的关键转折点o 质量驱动。
部分中小银行退出“卡牌游戏”
随着基金托管资质准入门槛的提高,曾经被认为是“蓝海”的托管业务正逐渐成为大型金融机构的专属领域,一些中小银行也选择退出。近日,证监会发布的《关于受理和审查营业机构证券基金行政许可申请的公告》显示,排队申请托管资金的金融机构数量已从8月份的3家缩减至2家,广州银行成为最新撤回申请的机构。
广州银行于2022年8月30日向证监会提交基金资质资格材料,已排队等待三年多;广州银行前u、成都农村商业银行也于当年撤回了申请。区内两家银行的“倒闭”,折射出中小银行在获得基金托管牌照过程中面临的困难。
背离的主要动因来自证监会2025年4月发布的《证券投资基金托管业务管理方案(修订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该文件全面升级了基金中基金业务的准入条件。文件要求,银行申请基金托管资格的净资产要求由原来的200亿元提高到500亿元。 ;同时,申请基金托管资格的机构必须具有二级(商业银行评级)或A级(证券公司评级)或近三年监管评级; “德拉《金融时报评论》还指出,“过去一年的总资产规模或权益类公募基金销售和维护规模均处于行业前列”,强调机构必须在市场和客户基础上具有实际竞争力,强化对大业务拓展能力的要求。
部分商业城市银行虽然资产规模较大,但其净资产水平、监管评级稳定性、公募基金销售能力等往往难以满足征求意见稿的要求。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目前排队的银行机构只剩下一家,那就是蒙古商业银行。在排队机构批量退出的同时,重庆农商银行于今年7月获得证监会批准的基金托管资格,成为唯一一家获得基金托管资格的防范机构。今年的系统蒸发散。
融资资质曾经是与金融机构竞争的“金名片”。招商银行、工商银行等大型商业银行凭借先发优势牢牢占据市场主导地位。近年来,一些区域性银行和证券公司也依靠这种方式进入财富管理赛道,提升综合服务能力,但现实并不乐观。全国性商业银行和一些证券公司托管着约80%至90%的公募和私募证券投资基金。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公募基金托管市场中,排名前五的托管银行分别是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信银行、兴业银行、招商银行。上述银行保本基金合计份额占市场份额的47.93%中小机构难以分享蛋糕。
在此背景下,广州银行和成都农商银行的提款申请类似回归理性。中国(香港)金融衍生品投资研究院院长王红英分析称,目前,公募基金托管市场对Mateo表现出显着影响,公司旗下公司越来越多的公募基金及理财业务继续向龙头银行集中。相比之下,网点布局不完善、营销能力有限、《征求意见稿》门槛提高,中小银行退出趋势加剧。
股权基金保留份额为“撤回”的比例
多家中小银行逐步撤回托管资格申请。此举虽然不会直接影响他们的代销能力,但却给他们带来了一个明显的信号是中小银行正在积极提供高成本、低回报的中后台牌照布局。
在前端销售端,“解绑”现象更为显着。平安基金此前宣布,经与厦门银行友好协商,公司将于4月28日起结束与厦门银行相关销售业务的合作。届时,投资者将无法通过厦门银行办理开户、申购、申购、定投、转换等公司基金服务。
结束类似的合作并不是一个孤立的案例。 2024年12月,华安基金也发布公告,决定自2024年12月31日起终止与渤海银行在基金销售业务方面的合作。早在去年10月,渤海银行就提前公告称,华安基金、博时基金、长信基金。
多数市场观点认为,基金公司和银行的“不弯腰”是一种体现渠道选择更加合理、集中。一位银行业分析师指出,随着基金行业竞争的加剧,基金公司的营销资源日益向头部渠道倾斜。拥有广泛客户基础、雄厚技术能力、完善投资顾问服务体系的Leadersfirst银行,能为基金公司带来更大的销售规模和更稳定的客户群体,自然成为基金公司的“热点肉”。
从分布格局看,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的基金销售机构公募基金销售保有规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末,银行渠道权益类基金保有规模为21469亿元,各渠道占比约为41.79%。其中,招商银行以股权基金维护规模4920亿元位居市场第二。然而,即使如果说总体优势有的话,从往年的数据来看,银行渠道持有的股票型基金占比持续下降。 22024年下半年占比约为41.93%,2024年上半年占比约为44.81%。持有非货币市场基金的比例也从2024年上半年的45.63%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43.1%。
从其他代销机构的维护规模来看,蚂蚁(杭州)基金销售有限公司在股票基金、非市场基金、股指基金的维护规模上位居行业第一,牢牢占据“头把交椅”。从代销榜单前十名来看,排名前十的股票型基金还包括上海天天基金销售有限公司、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信证券等机构。
白文喜 中国企业帽副会长ital Alliance认为,银行渠道持有股票型基金和非金融型基金在股票型基金和非金融型基金规模中的占比持续下降的原因是:投资者行为年轻化、网络化,偏好互联网平台;券商投资咨询、ETF销售优势迅速增强;银行客户风险偏好较低,更倾向于赎回资金,导致持仓规模波动较大,难以建立稳定的股票。银行要想避免份额下降的趋势持续下去,就必须在投资咨询能力、产品丰富度、客户体验等方面取得突破。
如何恢复中间业务增长极
基金托管牌照申请“暂停”、机构市场份额持续下滑的背后,不仅是银行渠道优势的弱化,还有不稳定性的影响。长期以来依赖牌照红利和规模扩张的盈利模式。
近年来,随着资本市场改革的深入和居民理财需求的增加,中介收入被认为是银行摆脱利差依赖、实现资本转型的重大成功。受资本市场波动加大、投资者风险偏好趋于谨慎、产品基金收益率低于预期等因素影响,银行代理基金部分销售出现下滑,拖累中介收入增长。
面对客户流失和收入压力,银行机构纷纷推出“以价换量”模式,基金认购费率低折扣成为常态。部分银行还提高了基金代理产品的风险等级,试图通过更严格的风险匹配,引导客户进行长期、理性的投资。减少“追涨杀跌”的短期行为,从而增加基金持有量。
但需要注意的是,“以价换量”策略的主要逻辑是通过降低前期费用来吸引客户资金认购,从而提高交易规模和客户活跃度。虽然这种“战率”短期内可能会刺激销售,但要解决银行中介收入增长乏力的问题却是一个艰难的开始。前述银行业分析师指出,利率贴息将直接压缩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基金销售代理收入主要包括申购费、赎回费、销售服务费和份额管理费。预付费用是传统银行渠道的重要收入来源。当认购费率通常降低至10%甚至0.1%时,尽管交易量由于价格优惠可能会增加,但收入增长很难跟上成本增长的步伐。
“银行缺乏互联网流量入口,自身APP的影响力相当强。在数字经济时代,我们面临一些障碍,特别是在吸引习惯于网络购物的年轻客户方面,因此采取利率折扣等低价策略确实是一种无奈之举。”在王红英看来,虽然像这样的价格战,但他们可以探索不同的收费模式。
对于银行来说,基金代理业务迫切需要从“销售产品”向“提供服务”转变,探索可持续、优质的收入来源,为中间收入构建稳定支撑,实现长期可持续增长。
正如白文喜所言,未来三到五年,银行基金业务需要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顾问体系,提供资产配置、全周期整合、行为指导等服务。减少“追高卖低”的口头指导;加强产品选择能力,满足不同风险偏好客户的需求,避免产品堆叠;并提升线上平台体验,实现智能推荐、调整投资策略、客户形象分析,增强触达年轻客户的能力;基金业务与理财、保险、信托等财富管理业务协同,打造综合金融服务方案,提升客户人生价值,摆脱单一费率依赖,增加中间业务收入极增长。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播放最新财经新闻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