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资产加速“甩卖”背后:中小银行在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压力下寻求主动优化

● 石石玉李云琪 进入四季度,不少银行加速清理资本覆盖率高、流动性差的不良资产“包袱”,数百亿元债务资产转让时有发生。例如,渤海银行计划挂牌转让约700亿元贷款资产。广州农商行还宣布,将转让底价超过120亿元的贷款包。同时,10月份以来,银登中心网站已披露不良贷款转让公告25起,转让主体包括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地方中小银行、消费金融公司等金融机构。业内人士表示,目前不少中小银行面临资产质量承压、资本充足率下降、盈利能力减弱等问题。未来不良资产将进一步减少处置市场潜力巨大。中小银行应积极探索多元化、专业化的资产处置模式,同时加强“全周期、主动化、生态化”的不良资产价值管理能力建设。 银行经常转让不良资产 四季度以来,中小银行加速“甩包袱”进程,百亿元不良资产包屡屡出现。 例如,10月10日,渤海银行发布公告称,该行拟通过公开上市程序清算多年来积累的经济资本高、流动性差的资产。拟转让财产主要为贷款。根据合同金额及其他适用条件,拟转让资产涉及总金额约700亿元,其中本金约为700亿元。约499.37亿元,利息总额约93.34亿元,司法金额总额约126元。公告显示,截至2024年底,该资产包账面价值约为483.1亿元。 无独有偶,广州农商银行也在10月9日发布公告称,该行拟转让账面价值121.32亿元的信贷资产。从行业来看,银行本次拟转让的不良资产主要来自租赁和商业业、房地产业、批发和零售业,分别占资产包的38.78%、20.46%和16.27%。 记者统计发现,截至10月15日发稿,10月6个工作日内,银登中心网站披露的不良贷款转让公告共25起。划转主体涉及各银行机构中国建设银行安徽省分行、平安银行、江苏靖江农村商业银行、兰州农村商业银行等。 据国盛证券金融研究组统计,今年二季度不良贷款转移规模和不良贷款清单大幅增加。其中,未偿还本金总额667亿元,同比增长108.8%;未偿还本息总额929亿元,同比增长75.2%。从不良贷款转移业务参与主体结构看,综合性银行仍是不良贷款转移主体,城商行、消费金融公司、大型国有银行均加大了不良贷款处置力度。从不良企业贷款转移资产类型来看,个人业务是不良企业的主要类型明贷。 招商联盟首席研究员、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董希淼告诉记者,通过金融机构批量转让不良贷款,有利于减少无效资本覆盖,减轻发展历史包袱,更好化解金融风险,优化金融资源配置,从而促进金融资产良好流通和金融机构稳定发展。 帮助改善资本指标和盈利指标 谈及不良资产加速转移的原因,多位银行业人士表示,四季度不良资产出表刻不容缓。不良资产转移可以直接降低银行不良贷款率和拨备价值,提高资产质量,同时降低资本覆盖率,为银行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明年新增贷款,在此基础上可以提高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改善流动性。 记者研究发现,产权转让主要影响银行资本充足率和盈利指标。一位银行业分析师告诉记者,拥有不良资产的银行风险权重较高,在风险加权资产的计算中权重也较大。风险加权资产是资本充足率的分母。当非国有资产的高权重资产从资产负债表中转移出来时,资本充足率的分母就会减少,资本充足率本身就会相应增加。 记者回顾2024年1月1日起实施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发现,商业银行对不同信用状况的投资者采用不同的信用风险权重。商业银行可以采用比同类实体更低的风险权重针对投资级公司和信用状况较好的合格交易商的风险敞口。 不良资产转让还可以提高银行资产的流动性,有利于优化银行资产结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NG账户累计是指从收到资产到现在的时间间隔,是衡量银行资产流动性的重要指标。账户年龄越长,银行的回收风险就越高。以渤海银行为例,公告显示,除本次拟转让资产外,账龄在1年以内、1年至3年、3年至5年、5年以上的债权占比分别为2.45%、11.87%、30.47%、55.20%。资产大部分为长期资产,资产流动性较差。 “当银行转移流动性资产较少时,他们可以将资金用于其他项目以增加流动性前述银行业分析师表示。光向州农商行表示,本次交易可以让该行尽快变现和收回资产,并将资金用于其他潜在的优质资产投资或其他投资活动,从而优化资产结构,获得更好的回报。 在此基础上,加速“回血”、提高盈利能力也是银行的主要目标之一。值得注意的是,在资产转让过程中,虽然部分银行对不良资产进行了贴现,但其转让基价仍高于资产账面价值。渤海银行拟转让资产账面价值483.1亿元,转让底价488.83亿元。若按底价完成交易,将带来贷款处置利润和亏损5.73亿元。拟转让资产的账面价值广州农商银行的转让金额为121.32亿元,转让底价为122亿元。当交易按底价完成时,部分贷款处置收益和损失也可抵扣。 董希淼的意思是,债权资产的账面价值是指减值准备后出现在资产负债表上的净值。如果转让底价高于账面价值,将对财务报表产生积极影响。 探索多种专业处置模式 银行业不良资产处置市场潜力巨大。未来将呈现总量稳定增长、增长结构持续调整的发展态势。贷款机构从“被动风险处置”向“主动资产管理”转型逐步深化。中小银行也应积极探索多元化、专业化的资产配置姿势模型。 渤海银行在公告中表示,通过贷款资产转让,银行可以一次性清理多年积累的经济资本覆盖率高、流动性差的资产;并有望显着改善银行资产质量,优化资产结构,节省风险资产覆盖率,提高资本充足率,提高资本利用率、盈利能力,有效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综合竞争能力,促进可持续发展。 许多中小银行面临资本充足压力和盈利压力。截至今年6月底,渤海银行资本充足率为11.24%,较上年末下降0.39个百分点;广州农商银行资本充足率为13.62%,比上年末下降0.90个百分点。行业数据显示,一季度2025年,不良贷款转让业务交易额483亿元,同比增长138.8%,其中个人不良贷款转让批次交易额370.4亿元,同比增长761%。与此同时,不良资产转让的市场价格持续下降。一季度,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平均不良率仅为4.1%,平均本金回收率为6.9%。一些房产套餐的起价也有低于 10% 的“价格冻结”。 面对日益增大的不良资产处置压力,董希淼认为,未来,不良贷款批量转让业务将持续加速,以市场竞价为基础的公开透明机制成为常态化举措。中小银行应采取更加多样化的措施,综合运用多种方式,如现金催收、独立撰写、不良资产转让、证券化等。 金乐功能分析师廖和凯建议,银行应提升“全周期、主动化、生态化”的不良资产价值管理能力。对于出现风险但仍有经营价值的客户,应及早介入,与AMC等共同设计债务重组、资产处置、引入战略投资等综合方案,防止风险进一步恶化。同时,可以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结合宏观经济、区域经济、行业景气度、企业经营数据等,更准确地预测不良资产周期的回收率和处置率,有效防控风险。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播放最新财经新闻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我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新浪财经)
请尊重我们的辛苦付出,未经允许,请不要转载今日看料:每日大赛精彩对决等你来围观的文章!

下一篇:没有了